服务
决策•理论•参考
《决策•理论•参考》2019年第2期-“维护多边主义 完善全球治理”专辑
全文下载:决策理论参考2019年第2期-“维护多边主义 完善全球治理”专辑.rar
目 录
编者按
专题导读
高层要论
习近平: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(2014年3月28日)
习近平:登高望远,牢牢把握世界经济正确方向——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的发言
习近平: 携手共命运 同心促发展——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
习近平: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贡献智慧和力量 ——在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上的讲话
习近平:把握时代机遇 共谋亚太繁荣——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发言
习近平:同舟共济创造美好未来——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
中法关于共同维护多边主义,完善全球治理的联合声明
李克强:携手应对挑战 实现共同发展——在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
法国前总理拉法兰:中国是当今世界需要的和平力量
专家论述
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
叶险明:对“后殖民主义”语境中“西方中心主义”批判的批判
于沛:从大历史观看人类命运共同体
何哲:重新审视网络社会——兼论从农业文明、工业文明通向网络文明
张蕴岭等:如何认识和理解百年大变局
苏长和: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
卢静:当前全球治理的制度困境及其改革
王逸舟:全球格局:回顾与展望
何哲:人类未来世界治理体系形态与展望
蔡拓:世界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比较分析
谭苑芳: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意义
傅莹:人工智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初析
王缉思: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
阎孟伟: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内涵
任晶晶: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开创新局面
王晓泉: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华文化的历史使命
史泽华:“一带一路”:新范式何以超越旧思维
钟轩理:泾渭由来两清浊——给中国对世界的贡献算算账
凯末尔·德尔维什:全球多边秩序正在支离破碎吗?
·中国与全球治理
杨光斌:中国“天下观”将重塑世界秩序
任剑涛:国际规则与全球化的中国方案
资中筠:中国人在国际关系中的世界观——兼论“中国例外说”
袁鹏:新时代中国国际战略思想与战略布局
张蕴岭:中国对外关系40年:回顾与展望
时殷弘:中国的战略探求与转变中的美国和世界
吴士存:南海问题的起源、发展及演变
周方银: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者对国际格局的认识与争鸣
杨洁勉: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和展望:着眼于中国定位与应对的讨论
吴志成 迟永: 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与全球治理变革
刘建飞 谢剑南: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构
李开盛:容纳中国崛起——世界秩序视角下的美国责任及其战略抉择
裘援平:世界变局中的突出矛盾
季志业:大国关系调整态势——美国强化霸主地位
于洪君:当前国际形势新变化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举措
朱锋:国家发展的“天花板”究竟在哪?
李东燕:2018年全球政治与安全形势热点与趋势
徐进 章珏:全球重大武装冲突和军事形势评估
周玉渊:非洲维和伙伴关系:联合国维和改革与中国的角色
李东燕:中国国际维和行动:概念与模式
胡鞍钢 王洪川:南北格局与和平崛起:二十国集团综合国力研究
姚桂梅:中非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的风险与前景展望
王鸿刚:中国参与全球治理:新时代的机遇与方向
赵华胜:论中俄美新三角关系
郭树勇:试论全球治理对我国战略机遇期的影响
高程:美国主导的全球化进程受挫与中国的战略机遇
·中美关系
刘建飞:新时代中国外交战略中的中美关系
杨濯:敏感的对手还是脆弱的伙伴——中美贸易战的经济学背景
吴日强:中美如何避免核军备竞赛
刘国柱:贸易战与美国对华战略走势
吴心伯:中美亚太互动与地区共同体的构建
约瑟夫.奈 :阿根廷会晤后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
赵明昊:“美国优先”与特朗普政府的亚太政策取向
兰德尔· 施韦勒:新古典现实主义与中美关系的未来
陶文钊:缓和摩擦、管控竞争:争取中美关系的大体稳定
贺凯:美国印太战略实质与中国的制度制衡——一种基于国际关系理论的政策分析
王浩: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调整的双重逻辑及其互动
田飞龙:中美新冷战的困境与出路
王伟男 周文星:特朗普时代的中美关系与台湾问题
赵明昊:特朗普执政与中美关系的战略转型
李勇慧:中俄美三角关系:现状、特点、成因及应对
杨光斌: 中美关系进入“新阶段”
王俊生:新时代中美合作解决朝鲜半岛问题:背景、条件与对策
张文木:新时代中美关系特点及其本质——兼析苏联后期的外交失误及目前“新冷战”概念的错误
王帆:中美关系——一种非对立视角的分析
刘宁荣:从历史中找寻中美关系困局成因
刘卫东:美国对华观变化的缘起与特征
倪世雄:中美关系再出发:新的思考与展望
崔立如:“巨量效应”与平衡点:中美经贸战的启示
贾庆国:中美关系真正长期的问题是什么?
唐永胜:中美战略竞争及其可能走向
滕建群:美国对华“战略竞争”探析
吴文成:美国著名智库对 “一带一路” 的认知分歧与美国对华多重身份定位
·中国周边
郑永年:边疆、地缘政治和中国的国际关系研究
石之瑜:围堵南中国海与围堵华为如出一辙
牛军:轮回:中美关系与亚太安全秩序40年(1978-2018)(一)
牛军:中美关系与亚太秩序40年(1978-2018)(二)
杨文静:朝核变局中的美国因素
冯玉军:2019年,俄罗斯在寒冬中期待春天
刘江永:安倍晋三首相访华后的中日关系
赵华胜:“中俄结盟”为何缺乏现实可行性——基于两国关系历史和现实的考量
凌胜利:双重困境与动态平衡:中美亚太主导权竞争与美国亚太盟国的战略选择
刘涛:大国博弈:俄罗斯的朝鲜半岛政策与中俄合作
马玉凤:一带一路助推中国与中亚关系发展
吕耀东:从日本内政看其对华政策调整
卢昊:日本当下应对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政策特征:有限度对接、多角度对冲
朱锋:中国在亚太地区的伙伴关系
王秋彬 王西蒙:日印“亚非增长走廊”计划:进展及挑战
张光新 徐万胜:日本强化与印度军事合作问题探析
林利民:朝鲜核问题的战略本质:反扩散还是地缘政治博弈?
唐永亮:近年来冲绳基地问题:核心特征、利益博弈及其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