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务
决策•理论•参考
《决策•理论•参考 》 2019年第3期-“关于中国的社会保障”专辑
一、高层要论
1、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(关于民生部分)
2、习近平:完善包括机会公平在内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
二、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
1、 国务院关于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通知
2、 国务院: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(全文)
3、 国务院:《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》
4、 国务院:《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》
5、 国务院:《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》
6、 国务院:《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》
7、 国务院:《失业保险条例》
8、 国务院:《工伤保险条例(2010修订) 》
9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(2018修正)》
10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》
11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(2018修正) 》
三、专家论述
社会保障
1、郑功成:中国社会保障演进的历史逻辑
2、翁笑冰:传统中国社会公益、社会救助的思想源流及特征
3、郑秉文:中国社会保障40年:经验总结与改革取向
4、胡敏洁:社会保障政策执行程序的法律原理
5、鲁全: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保障认识的变迁与发展(1997-2017)
6、尹蔚民:全面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
7、周弘:社保改革大势——中国与世界
8、郑功成:中国社会保障改革面临四大问题与五大挑战
9、潘锦棠 张燕:社会保障中的平等公平效率
10、周弘 彭姝祎: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社会保障发展趋势
11、冯氏惠: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发展与中国梦
12、郑功成:中国社保改革需要注入理性
13、汉斯·康克乐伍斯基:国际社会保障发展新趋势
14、陈太辉: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顶层设计
15、李旭章:从现代化进程看社会保障制度建设
16、丁建定: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保障制度功能认识的发展及其影响——基于党的若干重要历史文献的研究
17、董溯战:论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国家责任
18、迟玉华:构建完整的中国社会保障法律体系
19、邹艳晖:台湾地区的社会保障行政制度
20、葛庆敏 许明月: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角色及其实现的法制保障
21、刘坤:公共经济视角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
22、张启新:社会保障制度之重
23、景天魁:底线公平概念和指标体系——关于社会保障基础理论的探讨
24、郑秉文:未来10年如何建立“更可靠的社会保障”
25、王冶英 赵娟:论我国沿海地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构建
26、宋锡祥:论台湾地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构建体系及其最新发展
27、赵海军:社会保障权的宪法思考
28、裴蓓:论利益衡量方法在社会保障行政行为审查中的运用——以沈桂仙诉绍兴市社保局案为例
29、郑莹:从传统走向现代:社会保障权司法救济的检省与矫正
30、陈晓律:法治化、民主化、社会保障制度化——英国发展经验漫谈
医疗保障
1、顾昕:社会医疗保险和全民公费医疗:医疗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
2、顾昕: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的碎片化及其治理之道
3、秦晖:通过改革改掉某些“中国特色”?
4、张璐琴:医改背景下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整合与完善
5、陈斌:大统筹抑或大账户:医保要怎么改
6、申曙光 李亚青 侯小娟:医保制度整合与全民医保的发展
7、刘军强:中国如何实现全民医保?——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
8、和静钧:美“全民医保”缘何举步维艰
9、栗燕杰:基本医疗保险的法治之道
10、李蕾:社会保障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研究——以社会医疗保险为例
养老保障
1、贺雪峰:农村老年人的退养
2、郑秉文:加快构建“多层次混合型”养老保障体系
3、景天魁 杨建海:底线公平和非缴费性养老金: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思考
4、鲁全:中国养老保障制度改革中的十大关系研究
5、李志明:“后全覆盖时期”养老保障的三个方向
6、梁德明:直面老龄化,完善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事业的若干思考
7、中央内参:关于应对人口老龄化与发展养老服务的调研报告
8、迟福林:老龄化社会的中国:增长与养老
9、张荣芳:新型夫妻共同财产:婚姻期间的养老金权益
10、刘晨:“阳光产业”的阴暗面:怎样的养老?怎样的困境?
11、宋圭武:论老龄化背景下的中国国家发展战略
12、贺雪峰:村庄熟人社会中的养老模式值得鼓励
13、穆光宗:养老社会化新趋势
14、党国英:别指望高地价让农民实现养老保障
15、巴曙松:中国“养老金融”空间巨大
16、李珍 黄万丁: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向何处去
17、李连芬 刘德伟:美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
18、洪崎:创新养老金融模式
19、丛春霞 方群:我国新型农村养老模式研究
20、聂爱霞 朱火云:国际视角下我国非缴费型养老金制度的构建
21、刘西国:发展型福利视角下中国农村养老制度安排
22、李志明:破解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困局
23、王振耀 田小红:中国养老体制结构转型思考
24、魏津生:加快我国社会养老服务的转型发展
25、张平:解决“银发贫困”须多管齐下
26、杨燕绥: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路径初探
27、周海旺:用社会活力推动养老机构建设
28、仇雨临 郭磊:养老金“双轨制”改革势在必行
29、王金龙:以房养老在中国:探索中国养老新出路
30、钟伟:应重视中国养老金体系的脆弱性
住房保障
1、秦虹:房地产市场趋势与政策判断
2、凌维慈:论国家住房保障义务的构成
3、楼建波:域外住房保障法律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
4、邓郁松:完善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目标和总体思路
5、王小广:我国需要什么样的住房保障制度
6、李春日:国外经验对中国住房保障制度改革的启示
7、郭熙保:对我国住房保障政策的反思
8、唐钧:中国住房保障问题:社会政策的视角
9、贾康: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的一些基本认识
10、黄小虎:一个举重若轻的大手笔——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
11、高圣平: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规则重构
12、张诗雨:美国、新加坡公共住房政策与制度——国外城市治理经验研究之九
13、陈文胜: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改革
14、李永刚:香港住房政策的隐蔽逻辑
15、秦晖:廉租房之弊:西方的与中国的
义务教育
1、王亚明:义务教育入学机会平等的实现路径
2、徐晓新 张秀兰:将家庭视角纳入公共政策——基于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政策演进的分析
3、王丽 王善迈:义务教育中择校寻租主体的行为分析
4、王善迈 曹夕多:重构我国公共财政体制下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
5、王善迈 袁连生:建立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
6、湛中乐 李烁:我国学前教育立法研究——以政策法律化为视角
7、胡澎:日本是如何实现基础教育均等化的?
8、顾云虎:成绩排名的学校制度知识依据及其批判
9、庞庆举:论“新基础教育”之“新”
10、郑滨耀 李家成:中美基础教育改革相向而行
11、李淼:在顺从与抗拒之间:流动青少年的学校教育和权利意识
12、李涛 底层少年:农家子弟如何沦为“先天不足、后天更弱”的弱者
13、刘铁芳:乡村教育的问题与出路
14、李祥: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内生型路径初探
15、莫静:论受教育权的国家给付义务
16、魏迪:论受教育权的国家保护义务
17、俞可、朱羽潇、杨薇:受教育权不应男女有别
18、熊丙奇:普及高中教育须认真推进普职融合
19、喻忠恩:职业教育改革的模式选择及政府角色
20、王乐:制度公平下的现实悖谬——美国“补偿教育服务”制度评析
其他保障
1、蒋悟真:我国社会救助立法理念及其维度——兼评《社会救助法(征求意见稿)》的完善
2、李志明,邢梓琳 :德国的社会救助制度
3、林闽钢:底层公众现实利益的制度化保障——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目标和发展路径
4、石东坡 李瑞宾:试论地方政府履行社会救助职责的法治化问题
5、仇叶 贺雪峰:泛福利化:农村低保制度的政策目标偏移及其解释
6、贺雪峰:农村低保与扶贫实践中的几个问题
7、黎建飞:从“人道”到“权利”:我国残疾人立法发展路径
8、廖原:残疾人权益保障的国家、社会与公民责任范围研究
9、汪地彻:残疾人社会保障权初论
10、谢勇才 丁建定:失独父母的社会保障诉求及其实现路径——基于失独父母四份诉求书的分析
11、杨建顺:“失独家庭”和“国家责任”什么关系